
2025-04-13 22:00 点击次数:61
西番即“西羌”,是明朝时期对藏族居住地区的简称,包括今青海、西藏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等广大的地区。而所谓的“私茶”就是一些私贩明知违反政府对茶政的要求,依然以身犯险私下交易并从中获取利益的贸易活动。
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茶叶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商品,轻易便可获取,但为什么在西番地区会出现私下贩卖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在封建统治时期,茶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茶叶本身这种单纯的商品,其背后还牵扯着一系列有关经济与政治的问题。
一、明代西番地区私茶兴盛的历史背景
明朝建立之后,前元蒙古政权虽退居漠北,但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实力,对明朝政权的稳固产生着巨大的威胁。事实上终明一代,如何解决残元蒙古势力都是备受朝廷关注与重视的政治难题。由于西番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其和前元政权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为了防止云南、西番、塞北三大地区联结一体,对明朝整个西部、北部地区造成严重的边防军事制约,如何处理汉藏之间的关系,制定怎样的对藏政策变成了明初朝廷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剩余78%“民资五谷以为食,所以下食者盐,而消食者茶也”对于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茶叶是其生活的必需品,但西番地区的茶叶一直都依赖于中原地区的供给,汉藏之间最频繁的商业交流就是茶马贸易。针对西番人这种“不得茶,则因以病”的特点,明朝实施了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限制边茶以制之”,即“以茶驭番”。
通过官营茶马贸易控制茶叶的生产与流通,从而达到防边、治边的目的。然而明初官方经营茶马贸易的同时,私茶的贩卖便应运而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明朝中后期对于私贩茶叶管理制度的松弛,官营的茶马贸易逐渐被日益壮大的私茶贸易所取代。
二、西番地区私茶兴盛的原因
1. 金牌信符制度的弊端
明初,由于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朝廷对藏政策上实施金牌信符制度,要求藏族各部必须按金牌规定的数额向朝廷纳马易茶,但这一制度本质上却是一种变相的封建赋役义务,且具有强制性。金牌信符制度在明朝早期得以顺利实行,各藏族部落能够按时上缴马匹换取茶叶,从而遏制了茶马走私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了朝廷在番族中的政治地位。
但是由于私茶价格要远低于官茶价格,在取得经营走私茶叶的汉族商人的支持后,藏族各部开始抵制这种不平等的贸易交流,转而大规模的发展私营的茶马交易,金牌信符制度因此受到了重创。
金牌信符制度是朝廷强加在藏族人民头上的赋税制度,明显带有明朝迫使番族承担国家赋税的色彩,也是为了彰显朝廷的赫赫皇威。但这对于西番地区各少数民族自身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公平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国家政权可以通过暴力手段短时间内控制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这种垄断是违背商品流通规律的,也注定了金牌信符制度的瓦解,随着商品经济以其自有的规律向前发展,封建政权所强加在商品经济身上的桎梏必定断裂,茶马交易注定会向真正的商品经济发展方向所靠拢,也预示着私茶的兴盛的不可避免的。
金牌信符
2. 明朝政府吏治腐败对私茶贸易的影响
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高度强化,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导致了政治腐败的必然性。国家想要通过政治力量控制经济发展,只会促使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对抗。明朝中后期,高压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逐渐松动,种种封建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官营茶马贸易交流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的不断衰落,同时促进了私茶的发展。
“茶法马政之驰坏,非法之过,乃人之罪也”,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社会逐利之风盛行,茶叶走私这种利润巨大的商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奸商与冒险者的参与,甚至连负责茶马交易的朝廷官员也置国家法度利益于不顾,一方面给贩卖私茶的各大商户大开方便之门,一方面也私自和藏族部落进行茶马交易,从中谋取巨额财富。官倒猖獗,上下其手,通同作弊,致使官营茶马贸易名存实亡,明朝通过控制茶叶对西番进行的制约也不复存在,私茶贩卖得以兴盛。
3. 茶法松弛对私茶贸易的影响
宣德朝之后,朝廷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把控都有所松懈,不再实行高压残暴的政策,甚至对于走私贩卖茶叶的商人也不再判其死罪,而是改为充军。这种政策的改变不仅与政治军事的统治有关,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此时也已经不能够顺应时代自然发展的趋势。
尽管明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国家政治力量的强力制约,建立了完善的茶法垄断体制,但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无法掌控商品经济发展的方向。而强加在商品经济发展上的政治力量的减弱,也打破了国家政治对经济的控制与垄断,自由贸易开始发展壮大。
茶法制度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也显得非常突兀,逐渐由禁止走向了开放。明代茶法的松弛,为私茶活动的实行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也表明在政治与经济的对抗中,经济占据了上风,私茶贸易由此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三、总结
明朝在对西番地区藏族部落实施的“以茶驭番”的策略中,茶叶的流通与交易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它既是明朝对付残元蒙古势力的手段,也是明朝政权内部政治与经济力量的比拼。在官茶与私茶的对立消长中,最终以官茶的消亡私茶的盛行而告终。
这也反映出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商品经济自身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一片小小的茶叶也让我们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要遵循其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潮流,凡是与社会发展大趋势相违背的事物都将在历史滚滚前进的轰鸣声中消亡殆尽。
参考文献:
1. 《明实录藏族史科》
2. 《明代茶叶经济研究》
3. 《明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衰落与原因》股票资本分配杠杆几倍合适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正规杠杆配资公司_炒股杠杆开户申请_正规炒股配资门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